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是曾子所说, 其含义是:作为一个士人,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曾子认为,士人不能不宽宏坚毅,因为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意思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这句话体现儒家的用世精神和价值取向,士人要以天下为己任,把弘扬仁道作为人生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曾子对“任重而道远”是这样阐释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途还不遥远吗?曾子这段话强调了士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实现这一使命所需具备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句话对中国士子影响深远,成为后世中国士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它提醒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有毅力去承受这份沉重的责任,走一段注定不容易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