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程序是指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开立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素费用的分配。汇总要素成本,编制各要素成本分配表,根据其用途分配计入相关生产成本明细账。能够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消耗的直接计入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相关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无法确认的成本,应根据其产生的费用或用途进行收集和分配,并分别记入制造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废物损失等综合成本账户。
综合费用的分配。对于记录在制造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废物损失等账户中的综合成本,月末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并记录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及相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收集数据。收集确定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入库量、在产品盘存量以及材料、工时、动力消耗等数据。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费用归集与分配。归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将费用进行分配,确保成本能够准确反映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计算产品成本。根据费用归集和分配的结果,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建议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确保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等原则,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应注重成本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加强成本控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