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壁垒通常通过以下程序实施:
行政程序:
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立法程序:
虽然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通常通过行政程序,但某些措施如保障措施等可能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制定。
法律和法令:
非关税壁垒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种行政措施的形式来实现。
市场调查和裁定:
例如,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市场调查,这些措施虽然属于关税范畴的延伸,但实质上构成了非关税壁垒。
标准和认证: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复杂的技术标准、认证程序和检验要求,增加外国商品进入市场的难度。
海关手续和外汇管制:
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海关手续或通过外汇管制,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
卫生和安全质量标准:
制定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装潢标准,增加交易成本。
这些程序使得非关税壁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更有效地限制进口,并且往往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