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业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受任务 :明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
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
现场调查,收集与监测对象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环评报告、历史监测数据等。
确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网点、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方法等。
样品采集
根据监测方案要求提前做好采样准备。
到达采样点位,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确保采样过程规范、准确,并做好记录。
样品运输和保存
将样品安全、及时运回实验室,办好交接手续。
采取合适的保存方法,确保样品不变质,如冷藏、避光等。
样品预处理
按监测方案确定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除去干扰物质。
提前准备好仪器试剂,按标准方法进行分析测试。
分析测试
对样品进行各项检测,获取监测数据。
采取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各项监测指标的浓度值。
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环境标准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
根据监测结果和环境标准,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记录监测过程、数据及分析结果。
报告编制和提交
汇总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完整的监测报告。
提交监测报告,供相关部门或机构参考和使用。
这些步骤构成了环境监测业务的完整流程,旨在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并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