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柴鸡的保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管理
1日龄: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在颈部皮下注射。
5日龄、17日龄:用新肾支28/86疫苗点眼和滴鼻。
11日龄、25日龄:用法氏囊病疫苗滴鼻。
30日龄:用新支H52疫苗皮下注射。
饲料补给
根据林中饲草和昆虫资源情况来制订合理的人工补饲次数和数量,保证每天最少1次,且放在傍晚补饲。
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至少更换一次饮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更要勤换饮水。
环境消毒
场地要每星期消毒1次,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在选用消毒剂时,要多种轮换、交叉使用。
疫病防治
定期观察柴鸡的健康状况,对精神萎靡、吃食少甚至不吃食者、粪便异常者应隔离喂养,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在放养期间,需要接种疫苗的,最好能饮水免疫,需要注射或刺种的,也要安排在夜间鸡归巢后,把鸡隔离成小群再逐群免疫,减少鸡的应激性。
环境控制
保证养殖场环境的安静,防止轰赶、惊吓、喧闹,禁止生人进入放牧场,防止黄鼠狼、猫、狗以及鹰类天敌的侵害,避免鸡群应激的发生。
对水糟、料糟每天冲洗,定期消毒,鸡舍做到通风、干燥、没有异味。
光照管理
对产蛋母鸡在归巢后要适时补充光照,自然光照加补充光照一天应16小时为宜。
其他保健措施
开始的前几天,每天中午在放养区内设置补料槽和水槽,加少量的全价饲料和清水,吹哨并引食1次。
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驯导,反复训练几天,鸡群就能建立条件反射。
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鸡活动的范围内放置一些饮水器具,避免让鸡喝不干净的水。
定时定量补饲,补饲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改动。夏秋季可以少补,春冬季可多补一些。8周龄后,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和饲喂量,还需要增加油脂。
通过以上保健程序,可以有效提高散养柴鸡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