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的办案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审查起诉阶段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审判阶段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法院根据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事实,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
判决生效后,交公安机关和监狱进行执行。
建议:
受害者报案后,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提供相关证据,以便尽快启动侦查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应尽快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律师应积极与检察院沟通,提交法律意见,争取对当事人有利的审查结果。
在审判阶段,律师应充分准备,提出有利于当事人的辩护意见,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