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设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处方设计前工作
收集科学情报:通过实验研究或文献资料获取药物的所有科学情报。
测定药物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药物的物理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溶出速度、多晶型、pKa、分配系数等。
考虑药物种类和性质:根据药物的种类、性质和欲制备的剂型进行设计。
处方调配程序
收方:从患者处接收处方。
审方:包括处方规范审核和用药安全审核。规范审核包括医师资质、处方内容完整性、书写规范等;安全审核包括过敏试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
调配: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分别登记账卡,确保药品配齐且与处方相符。
包装标识:在包装上贴上或写上药名、规格、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及有效期限,对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目标签。
核对:进行“四查十对”,确保处方、药品、剂量、用法等均正确无误。
制剂设计基本原则
安全性:确保制剂使用安全。
有效性:确保制剂疗效确切。
可控性:确保制剂质量稳定、可控制。
稳定性:确保制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稳定。
顺应性:确保制剂使用方便,符合患者顺应性。
文献调研和实验
文献检索: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了解已有制剂的研究和使用情况。
实验处方前工作: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相容性等研究,以及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确定。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处方设计的完整程序,确保处方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