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的疫情防控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预防阶段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硬件设施完善:确保酒店各区域(客房、卫生间、餐饮等)的通风和消毒设施符合防控要求。
建立防控机制:制定传染病防控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防控组织体系。
健康监测:对员工和顾客进行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
发现阶段
疑似病例识别:员工应具备识别疑似病例的能力,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隔离观察: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减少传播风险。
样本采集:联系专业机构进行样本采集,如咽拭子、血液等。
确诊与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确诊病例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处置阶段
病例治疗:将确诊病例送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密切接触者追踪: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终末消毒:对病例活动区域进行终末消毒,杀灭病毒。
风险评估:根据疫情发展,评估酒店防控风险,调整防控措施。
恢复阶段
解除隔离:对隔离期满且未发现异常的员工和顾客,解除隔离。
总结经验:总结防控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防控流程。
恢复正常营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正常营业。
日常管理措施
班前班后工作:测量体温并记录、佩戴口罩、检查消毒用品及工具等,确保每个班次酒店大堂通风不少于2小时。
预定接收:联系预定客人,明确来源地、到店时间、人数、有无儿童或老人、交通工具等信息。
入店接待:在大堂大门处公示疫情防控宣传及当地收治医院联系方式,每位进店客人先测量体温,若体温正常则进入正常办理流程,若体温异常则按照政府部门发布的规定处理。
客房消毒:每位顾客入住前,酒店需对房间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门把手、开关、遥控器等高频接触物品,以及床上用品和浴室设施。
公共区域管理:加强客房、公共区域等消毒工作,确保卫生安全,定期开窗通风,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提供防疫物资:为客人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
信息发布与沟通
信息发布: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疫情相关信息。
沟通与安抚:与客人、员工保持沟通,解答疑问,稳定情绪,并与政府部门、媒体等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应对疫情。
这些步骤和措施旨在确保酒店在疫情期间为客人提供安全、卫生的入住环境,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提升顾客信任度,从而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