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一艘承载着历史与梦想的航母,其购买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下是对瓦良格号航母购买经历的详细回顾。
1.购买过程的曲折
1999年,瓦良格号踏上了回国的航程,这一航程充满了挑战。从乌克兰回国的航线必须穿越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航行过程复杂且风险重重。
乌克兰前黑海造船厂设计师巴比奇曾认为瓦良格号仅值500万美元的废铁价,但在中国支付了2000万美元保证金后,这一看法发生了改变。这表明瓦良格号并非简单的废铁,而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宝物。2.土耳其的航道安全担忧土耳其方面对瓦良格号航母的体积和缺乏动力系统、导航设备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如果航行中失去控制,将给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航道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3.购买资金的争议关于购买瓦良格号的资金,有两件争议颇大的事情。一是邵淳当时被指控私下挪用华夏证券的钱用于购买航母,后来证明其清白。二是徐增平在购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4.徐增平的“不可能的任务”徐增平首次向媒体承认,他是受命于海军前往乌克兰执行这项“不可能的任务”。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布置航母购案的种种细节,这显示了其坚定的决心和卓越的能力。
5.贺鹏飞与徐增平的贡献在瓦良格号的成功购买背后,贺鹏飞和徐增平两位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的努力使得中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这艘航母。
6.瓦良格号的商业价值徐增平以2000万美元购买的瓦良格号,还未离开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就已经开始赚钱,并积累了宝贵的物质资产。这证明了这笔交易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7.购买细节的追加原本协商的是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瓦良格号,但徐增平又提出了追加200万美元购买图纸。这一决策展现了其对航母完整性的追求。
通过以上回顾,我们可以看到瓦良格号航母的购买经历不仅是一次单纯的交易,更是一段充满挑战、智慧和勇气的历史。这艘航母的归来,不仅为中国海军带来了强大的战斗力,也成为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