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员在飞机上遇到乘客需要急救的情况时,应遵循以下程序:
事件识别
乘务员应随时注意乘客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时立即进行评估。
如果乘客出现明显的急救需求,如失去意识、呼吸困难、严重出血等,应立即采取行动。
评估情况
通过观察和询问,确认乘客的症状及病史。
检查乘客的意识状态、呼吸和脉搏情况。
呼救
一旦确认需要急救,立即通过机上对讲系统通知机长,并说明乘客的情况及急救需求。
机长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请求地面支援或返回起飞机场。
施救
心脏骤停处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遵循设备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呼吸困难处理:询问乘客是否有哮喘或过敏史,必要时给予吸入型药物。如乘客意识清醒,可以让其保持坐姿,保持气道通畅。
过敏反应处理:确认乘客的过敏源,如知道有过敏史,及时给予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EpiPen)。观察乘客的生命体征,并保持沟通。
创伤处理:检查伤口,止血并包扎。 如有骨折,尽量固定受伤部位,避免移动。
记录事件
施救后,乘务员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包括时间、地点、发现者、施救措施及乘客反应等。
其他注意事项
乘务员在机上处理急救情况时,不是诊断某人的病情或进行预先治疗,而是提供必要的,但又是基本的急救,直到专业医务人员赶到。
飞行中,客舱乘务员应加强巡视客舱,注意随时观察旅客,只要发现旅客身体有细微异常,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旅客突发疾病,立即实施急救。
这些程序旨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乘务员能够迅速、有效地提供急救,并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