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的疫苗程序需要根据具体的饲养环境和疫病流行情况来制定,但以下是一个通用的参考程序:
1日龄
马立克氏病疫苗(CVI-988或HVT)。
新城疫(4系或克隆30)+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等)二联弱毒疫苗。
鸡痘。
7日龄
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
10~15日龄
新城疫(4系或克隆30)+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等)二联弱毒疫苗。
新城疫+禽流感(H9+H5亚型)灭活疫苗。
12~14日龄
病毒性关节炎弱毒疫苗。
20~25日龄
新城疫(4系或克隆30)弱毒疫苗。
26~30日龄
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
7周
传染性鼻炎弱毒疫苗。
8周
新城疫(4系或克隆30)+传染性支气管炎(H52等)二联弱毒疫苗。
12~14周
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
病毒性关节炎弱毒疫苗。
16周
新城疫(4系或克隆30)弱毒疫苗。
需要时可安排鸡毒支原体或禽出败灭活疫苗。
传染性脑脊髓炎弱毒疫苗。
20~21周
病毒性关节炎、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
22~23周
新城疫(4系或克隆30)弱毒疫苗。
产蛋期
根据具体疫病流行情况,可能需要加强或补充某些疫苗,如禽流感(H9+H5亚型)灭活疫苗。
建议
个性化免疫:不同地区和不同鸡场应根据当地疫情和疫病流行情况调整疫苗程序。
疫苗质量:确保使用的疫苗质量可靠,符合免疫要求。
操作规范: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确保接种效果。
监测与反馈:接种后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这个程序是一个基本的参考,具体实施时可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