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网暴可以采取以下程序:
平台内部措施
事前识别:各大平台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识别网暴信息,例如抖音上线的法律咨询服务。
事中干预:平台提供“一键防暴”和“一键举报”功能,快速阻断网暴行为。
事后帮助:抖音首次上线法律咨询服务,填补行业在事后帮助环节的空白。
用户自我保护
留存证据:对遭受的网络暴力信息进行公证保存,以便在需要时作为证据使用。
要求平台删除信息:与平台运营商沟通,要求删除网暴相关信息,并保留沟通记录。
提起诉讼:在不知施暴者身份的情况下,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平台提供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真实信息,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支持
人格权禁令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依法适用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及时制止网暴行为。
司法解释:建议尽快出台司法解释,明确适用标准、针对主体和提起方式,便于及时制止侵害人格权益违法行为。
技术工具
监控软件:使用专门的监控软件,如家长监控软件或员工监控软件,实时监测网络活动,记录网络浏览历史、社交媒体活动、聊天记录等。
网络过滤软件:利用网络过滤软件限制特定网站的访问或关键词的搜索,防止网上欺凌行为的发生。
教育与培训
提高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用户对网上欺凌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这些程序和措施共同构成了防止网暴的综合体系,从平台到用户,再到法律和技术手段,共同努力降低网络暴力的发生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