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预算程序是一系列涉及预算编制、审核、汇总和平衡的工作步骤,旨在确保政府或组织的财政活动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和支出达到平衡状态。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基层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审核预算方案
基层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需对相关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核。
对项目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将审核和排序后的预算方案报送给主管厂(局)长进行审定。
主管厂(局)长审定和平衡预算
主管厂(局)长对基层单位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审定。
-审定后,对预算方案进行平衡,确保没有赤字或盈余。
分项预算的审核与调整
审核各分项预算,并进行逐项分析和判断。
如果分项预算未达到要求,需返回相关编制单位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预算汇总与试算
将审核无误的分项预算汇总到财务部或预算部。
编制预计资金收支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
对汇总结果进行初步试算,分析试算结果,如不符合要求则返回重新编制。
编制预算报告
汇总预算编制完成后,编制预算报告。
报告中需对编制依据、前提、假设、结果及相关数据来源进行具体说明,形成预算报告草案。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包括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保持平衡。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时的预算平衡。
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
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的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包括支出(如国防、教育文化、公共建设、偿付公债利息等)和收入(如各种税收及公营事业盈余缴库)。
当收支相等时,称为预算平衡。
这些步骤和原则共同构成了平衡预算程序,旨在确保财政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