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的主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受任务
详细了解漏点位置(街道名称、小区名称、门牌号、明显地标)。
报漏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及时向相关责任人传达维修任务信息。
赶赴现场
接到报漏信息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
进行漏水情况分析及漏点确认并反馈详细信息(领导、热线)。
遇到交通堵塞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延误,应及时向热线说明。
封闭现场
封闭原则:封闭面积尽可能减少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标示明显:提示标识(如:施工告知、提示)和警示标识(如:警示灯、反光锥)摆放位置要明显,高度适中,安全可靠。
施工现场:要求着装规范,举止文明。
停水作业
井上设置监护人员。
井下要进行通风换气。
关闭阀门时,供水阀(主阀)先关,回水阀(旁通阀)后关。
开启停水区域消火栓,检查降压状态。
来车方向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机械开挖
现场查看作业路面附近是否有其他管线标识,联系相关(热力、燃气、电力)管线管理部门,明确地下管线具体情况。
挖掘过程中坚持“少挖、小铲、慢提升”的原则。
现场应有专业指挥人员,时刻监视机械作业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维修施工
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带电工具(发电机、水泵)电线及插头、插座的完整性,防止漏电伤人;基坑两侧0.5米内不得放置工具、机械等硬物,防止滑落伤人。
严格按照《供水抢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执行。
复水测试
开启停水区域的消火栓进行排气,回水阀(旁通阀)先开,供水阀(主阀)后开。
设置专人观测管道维修点及通水情况。
封闭现场
封闭原则:封闭面积尽可能减少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记录和反馈
抢修完成后,工程主任(工程主管)应作全面检查,符合使用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工程主任(工程主管)应写书面情况报告,分析事件发生原因,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并交服务中心主任审阅,重大抢修项目应上报公司总经理。
这些步骤确保了抢修工作能够迅速、安全、有效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保障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