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通常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信息发布申请
行政机关在公开载体上发布政务信息前,需首先提出信息发布申请。
公开载体管理部门审批
公开载体管理部门在收到行政机关的信息发布申请后,会及时进行审批。
信息内容整改
公开载体管理部门对信息内容进行审查,如发现不符合发布要求,会给出不同意发布的理由和整改意见,行政机关需根据要求进行整改。
注册账号与登录
以微信小程序为例,用户需注册账号并登录轻应用小程序管理后台,开通信息发布版,并开启信息发布功能。
信息板块设置
用户可以添加板块,设置板块名称、信息项、发布审核方式、发布权限等,并设置付费发布和置顶付费功能。
信息审核与管理
新发布的信息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在管理信息栏查看详情并进行管理,包括内容、发布者、时间、浏览数、留言数、置顶等。
信息设置
用户可以设置发布权限、发布内容(支持文字、图片、视频)、发布协议,以及展示设置,如信息点赞、留言、浏览数、发布者联系信息等。
信息订单管理
用户可以查看发布信息的订单管理。
消息通知
管理员和发布者会收到短信通知和微信订阅消息通知。
法律依据与审核流程
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应遵循信息提供部门自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专门审查、主管领导审核批准的工作程序。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需报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申请对象与方式
申请人应向制作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并通过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网站、信函或当面递交填写完整的《申请表》。
信息公开流程
行政机关应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公开,并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查阅场所。
这些程序确保了信息发布的规范性、透明性和及时性,同时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