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院再审程序

时间:2025-01-25 14:00:49 手机游戏

法院再审程序,也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 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在发现确有错误时,依法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再审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纠正生效裁判中的错误,确保司法公正和事实求是。

再审程序并不是审理案件的必经程序,也不是一审或二审程序的继续和延伸,它是一个独立的审级,但具有特殊性。再审程序的启动可以基于以下几种方式:

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有错误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

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也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人民检察院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可以依法提出抗诉,要求法院重新审理。

再审程序的审理程序根据案件原来是第一审还是第二审,或者是由上级法院提审的案件,会依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如果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是第二审案件,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

再审程序的启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的错误,并且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法院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查,符合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

总的来说,法院再审程序是司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监督机制,旨在通过再次审理,纠正可能存在的裁判错误,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