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违法是指 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限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方式违法
未按法定方式进行:例如,公司必须在领取营业执照后才能开业,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口头允许公司开张营业,就不符合法定方式,该批准行为不产生法律效力。
有缺陷的方式:如书面裁决忘记盖公章,会议记录没有签名,行政决定遗漏日期等。
步骤违法
未遵循法定程序环节:行政行为并未遵循或者未全部遵循法定程序环节,缺少或者省略了一定的程序环节。
违反法定时限:法定时限是指法律所设定的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完成的时间要求,违反这一时限即构成程序违法。
增设程序义务:行政机关为当事人增加法定程序以外的义务,如在法律规定之外为当事人增加程序义务。
法定步骤颠倒: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按照法定的步骤进行,如审批流程中的顺序错误。
违反法定形式:行政行为未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如未以书面形式进行裁决。
违反行政管辖规则:执法行为违反了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法律规定。
程序违法可能导致行政行为无效、被撤销或发回重审等法律后果。因此,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要件,以确保行政和司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