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绑扎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明确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和绑扎位置。
准备合适的钢筋、绑扎丝(一般用20 - 22号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等材料和工具。
检查钢筋的质量,查看其表面有无油渍、漆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问题。
划线
在绑扎部位的模板或垫层上,按照图纸要求划出钢筋的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摆筋
将钢筋按照划好的位置线摆放好,对于梁、柱等构件,要注意主筋和箍筋的位置关系。
绑扎
一般采用十字花扣、反十字花扣、兜扣等绑扎方法。
对于双向受力的钢筋,所有交叉点都要绑扎;对于单向受力的钢筋,在周边两行的交叉点全部绑扎,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绑扎。
绑扎丝的尾端要朝向构件内部,防止其外露伤人。
柱钢筋绑扎
通常是先绑扎基础钢筋,然后在基础面上预留插筋,在柱施工时,将预留插筋清理干净并调直后进行绑扎。
在绑扎柱箍筋时,要注意箍筋的加密区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梁钢筋绑扎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并套好箍筋。
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在模板上弹出钢筋的位置线。
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对于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对于单向板,除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间隔绑扎。
检查验收
绑扎完成后,检查钢筋的位置、间距、绑扎质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必要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钢筋绑扎质量满足要求。
这些步骤确保了钢筋在结构中的正确位置和稳定性,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和结构安全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