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要走什么程序

时间:2025-01-24 22:05:28 手机游戏

仲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申请

提交仲裁申请书,内容应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申请仲裁的日期等,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提供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入职登记表等,以及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和其他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一般是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

受理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将在五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将受理申请,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应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组成仲裁庭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员、二名仲裁员组成。简单案件,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对于集体争议案件,应当组成特别仲裁庭,由三名以上仲裁员单数组成。

调查取证

当事人有义务提供或补充证据。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证,可以申请仲裁委员会协助。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依法进行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庭上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公正的仲裁裁决。

裁决与执行

仲裁裁决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生效后的仲裁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建议在申请仲裁前,当事人应仔细准备相关证据和材料,并了解当地的仲裁规则和程序,以确保仲裁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