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是一种 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方法。它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这些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程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逐步掌握所学内容。
程序教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个别化教学: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进行学习,不受其他学生的影响。
自我教学:
学生通过阅读、填空、选择或解决问题等方式,自我驱动地学习教材内容。
小步子:
教材内容被分解成一系列小步骤,每个步骤都设计得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及时反馈:
学生在完成每个步骤后都会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
逻辑顺序:
教材内容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排列,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
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对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世界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
程序教学的实施可以借助教学机器、程序课本等多种教学工具,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尽管程序教学在理论上具有很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以及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