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用电负荷现状
截至2023年底,四川最高用电负荷已至6500万千瓦,这一数字反映出四川用电需求的迅猛增长。在高温天气的影响下,四川用电负荷连续创下历史新高,这对供电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增长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这一成就意味着四川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保障用电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3.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
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四川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4.郫都区电网负荷创新高
郫都区电网负荷达91.39万千瓦,再创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4.98万千瓦增长13.69%。这一数据反映出成都地区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极端天气影响四川供电系统
持续高温天气对四川供电系统造成了影响,用电负荷2次创下历史新高,最高达6797万千瓦,较去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近13%。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极端天气对电力供应的挑战不容忽视。
6.郫都区电网负荷持续攀升
郫都区2023年1-7月平均负荷分别为48.7万千瓦至66.2万千瓦不等,2024年1-7月平均负荷则有所波动。这一数据反映出郫都区电网负荷的持续攀升,对电网安全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7.巴中电网负荷创新高
巴中电网负荷达116.6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表明,在高温天气的影响下,四川各地用电负荷均出现明显增长。
8.电力部门采取措施应对负荷增长
为应对负荷增长,电力部门及时投运迎峰度夏工程,实施配(农)网改造工程,全面落实迎峰度夏电网补强措施。这些举措有助于保障电力供应,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9.甘孜州多部门协同保供责任
在极端天气影响下,甘孜州多部门协同扛牢高温电力保供责任,日均外送电量接近成都单日用电量的50%。这一数据反映出甘孜州在电力保供方面的重要作用。
10.动力电池总产量增长
四川动力电池总产量达64.6吉瓦时,同比增长56.4%,全国占比从去年的六分之一提升至五分之一。这一成就表明,四川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11.动力电池企业持续加码
宜宾成为宁德时代在西南布局的世界级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动力电池企业的持续加码,为四川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国网西南分部的作用
国网西南分部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内,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确保电力供应稳定。这一部门在保障四川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