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 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具体来看,这一变化的主要依据包括: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
指明了发展方向:
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认识前提。
提出了实践要求:
要求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党和国家工作。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