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的原理 主要是利用加热空气产生气流,进而推动轮轴旋转。具体来说,走马灯由一个纸灯笼(或方形、圆形的灯笼)和一个安装在灯笼内的叶轮组成。叶轮的轴中央装有两根交叉细铁丝,铁丝的每一端都黏有剪纸,如人物或动物形象。当灯笼内的灯烛点燃后,产生的热气上升,形成气流。这个气流推动叶轮旋转,带动轴上的剪纸随轮轴转动。由于剪纸的影像投射到灯笼纸罩上,从外部看,就形成了不断变化的动态画面,类似于“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的场景。
走马灯的发明至晚在宋代,当时的文献如《梦粱录》和《武林旧事》已有记载。它不仅是一种玩具,其原理还与近代燃气轮机相似,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