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虫(Iloveyou) 爆发时间:
2000年5月4日
损失估计:全球超过100亿美元
描述:蠕虫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传播,能够更改网络硬盘上的文件,导致网络系统奔溃。
MyDoom 爆发时间:
2004年1月
损失估计:百亿美元
描述:伪造用户邮件源地址,发送有毒电子邮件,攻击手机和电脑设备。
冲击波(Blaster) 爆发时间:
2003年夏季
损失估计:数百亿美元
描述:利用微软RPC漏洞传播,导致网络和运行器堵塞。
巨无霸(Sobig) 爆发时间:
2003年8月
损失估计:50亿——100亿美元
描述:通过局域网传播,查找硬盘上的邮件地址,将病毒邮件进行传播。
红色代码(Code Red) 爆发时间:
2001年7月
损失估计:全球约26亿美元
描述:针对运行微软信息服务的计算机,通过服务器和互联网传播。
震荡波(Sasser) 爆发时间:
2003年
损失估计:不详
描述:利用Windows的Lsass漏洞传播,攻击其他网上用户。
梅利莎(Melissa) 爆发时间:
1999年
损失估计:不详
描述:通过电子邮件传播,与爱虫病毒非常相似。
CIH病毒 爆发时间:
1998年6月
损失估计:全球约2,000万~8,000万美元
描述: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统的可执行文件,能够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
熊猫烧香 爆发时间:
2006年年底至2007年初
损失估计:不详
描述:通过电子邮件传播,感染所有.exe可执行文件,图标变成熊猫举着三根香。
网游大盗 爆发时间:
不详
损失估计:不详
描述:盗号木马病毒,影响大量网络游戏用户。
这些病毒在不同的年份爆发,对全球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建议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以防止这些病毒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