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实秋,后改名自清。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同时也是民主战士。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定居于扬州,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新诗创作。1925年后,朱自清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在创作上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朱自清的作品以清新隽永、质朴腴厚到激进深邃的风格著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他的散文代表作包括《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和《绿》等,其中《背影》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朱自清在文学、教育等领域均有显著成就,他的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和《经典常谈》等。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丰富,约有200万字,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朱自清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享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