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是一种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索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
自主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自主进行研究和学习。
合作性: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过程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结果。
实践性: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具有开放性。
时代性:
研究性学习可以涉及各种现代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
综合性:
研究性学习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课程,它与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紧密相关。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培养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