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污水处理
净化生活污水排放,通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施工废水处理
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有组织地进行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
工业废水处理
经过处理再进行排放,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提高工业废气排放标准。
废弃物处理
普及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利用,对暂无综合利用价值的工业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
大气污染防治
提高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减少颗粒物、SO2、NOx、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水土保持措施
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
加强工业生产管理,节能降耗,回收利用可燃气体、余热、余压,减少物料流失。
清洁生产
使用低杂质的无毒或低毒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或更新设备,发展绿色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
对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业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等调整措施。
控制排放量和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减轻污染。
绿化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增加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农业污染治理
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
监督管理
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督。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改进燃烧技术,使用除尘消烟技术等。
噪声控制
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减少噪声污染。
施工场地管理
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减少尘土飞扬,避免焚烧垃圾等行为。
生态养殖
发展生态养猪场,实行综合立体种养结合,控制氮、磷污染,实现粪便污水的多层次利用。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法律、技术和教育手段,全面系统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