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全词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和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
上片赏析:
景色描绘 :词的开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描绘了洞庭湖在中秋时节的宁静美丽,突出了湖面的广阔和清澈。这里的“风色”二字值得玩味,既表现了风的轻柔和没有方向,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超然。自我写照: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中,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叶扁舟,置于广阔无垠的湖面上,表达了自然造化全都供他所用的意味,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水天辉映: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进一步描绘了水天辉映的晶莹景象,表现了月光和银河的明亮,以及作者内心的纯净和豁达。
下片赏析
感慨抒发:“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中,作者回忆自己在岭海之间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心地光明磊落、纯洁如冰雪的情感。豪放不羁: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中,作者以“短发萧骚”形容自己的形象,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超然物外: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中,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能够捧起西江、细斟北斗的仙人,邀请天地万象为宾客,表现了他超然物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结尾意境: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以简洁的笔触结束全词,表达了作者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
总结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自己内心的深情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豪放不羁的精神境界。全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宋词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