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价依据
定额计价:依据政府统一发布的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确定人工、材料、机械费,再以当地造价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补差,最后按统一发布的收费标准计算各种费用,形成工程造价。这种计价模式的价格是指令性价格,不能真实反映投标企业的实际消耗量和单价及费用发生的真实情况。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是市场计价模式,由企业自主定价,实行市场调节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它是根据招标文件统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将实体项目与非实体项目分开计价。实体性项目采用相同的工程量,由投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综合实力自主填报单价。非实体项目则由施工企业自行确定。
单价构成
定额计价:采用的单价为定额基价,只包含完成定额子目的工程内容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不包括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及风险。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单价为综合单价,包含了完成规定的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计划利润,以及合同中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责任及一般风险。
费用划分
定额计价: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定额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用税金。
工程量清单计价: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规费、税金。
子目的设置
定额计价:子目一般按施工工序进行设置,所包含的工程内容较为单一,细化。
工程量清单计价:子目设置考虑工程部位、材料、工艺特征,不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综合性较强,每个分项工程一般包含多项工程内容。
市场定价阶段
定额计价:反映了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量价合一、固定取费”的政府指令性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反映了市场定价阶段,工程量清单只规定量,不规定价,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和施工成本报价,增加了竞争性,适合市场经济的需求。
总结: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主要区别在于计价依据、单价构成、费用划分、子目设置和市场定价阶段。定额计价是政府指令性计价模式,采用定额基价,费用划分详细;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市场计价模式,采用综合单价,费用划分和子目设置更为灵活,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和市场竞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