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5-03-10 21:38:30 手机游戏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事变概述

九一八事变,又称“满洲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傍晚。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

这次事件最终导致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成为中国民众的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被称为“国耻日”。

事变背景及主要人物

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

主要人物

张学良:当时中国东北军的领导人。

板垣征四郎:日本关东军的高级将领,策划并执行了九一八事变。

土肥原贤二:日本关东军的重要间谍,积极参与了九一八事变的策划和执行。

事变经过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布置假现场,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9月19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历史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

-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九一八事变也促使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新局面。

纪念与反思

2023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员工代表和观众代表等共计18人,在纪念馆集会广场共同撞响和平大钟,缅怀遇难同胞,祈愿永久和平。

中国隆重纪念抗战成功,不仅是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牢记屈辱历史,更是向不断针对中国进行挑衅的日本做出正值、强有力的反击,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维护二战反法西斯成果的决心和气魄。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全面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影响以及纪念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