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源出嬴姓
皋陶后代:李姓最早出自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理徵避难:商纣王时,世袭为理官的理徵因直谏触怒纣王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后到豫东鹿邑定居。因沿途食李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生存,为了报答“李子”保命之恩和躲避纣王的追捕,并且理、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从此中国有了李姓。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孙。
源出姚姓
舜帝后代:舜帝姚姓的后代中,有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赢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
他族改姓
诸葛亮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鲜卑族改姓: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其他改姓: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皆以立功被赐国姓李氏。
其他说法
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李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姬姓说: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综上所述,李姓主要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皋陶和舜帝的后代,以及因历史变迁和其他民族融合过程中的赐姓和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