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成本摊销法:
将某项长期待摊的成本按照其使用年限或预定的期限,平均分配到各年或各期的损益中。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逐步体现效益的支出,如广告费用、开办费等。具体操作时,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摊销期限,如将其按照平均年限进行分摊,即直线法摊销。
收益摊销法:
根据某项支出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摊销。这种方法更多地考虑到支出与收益之间的直接联系。当某项支出带来的收益具有明显相关性时,企业会选择采用收益摊销法。例如,对于研发支出的处理,如果能够明确知道某一研发项目能够带来的收益期限,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预期的收益进行分摊。
简单摊销法:
在每期按相同金额逐期摊销资产或负债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且易于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复杂摊销法:
在每期按不同金额逐期摊销资产或负债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资产或负债,需要更精细化的摊销计划。
直线法:
将资产或费用的成本分摊到一定期间内,每年摊销费用相等。这是最常见的摊销方法,适用于价值稳定、使用寿命长的固定资产。
年数总和法: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确定每年的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这种方法适用于预计利用年限较短、费用金额较小的长期待摊费用。
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的双倍除以固定资产原值等于当年折旧额。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期使用率较高的固定资产,能够加速折旧。
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使用频率或产量变化较大的资产。
加速摊销法:
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适用于技术更新迅速或使用寿命较短的高价值资产,旨在前期快速回收投资成本。
一次摊销法:
即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成本全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用量比较大、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分次摊销法:
指将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按其使用期限的长短或价值的大小分月摊入成本、费用的方法。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转作待摊费用分月摊销。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转作递延资产分月摊销。
五五摊销法:
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
净值摊销法:
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净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不同的摊销方法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处理,因此需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