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获得土地的方式不同
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免交土地出让金。
限价房采用出让方式,须交纳土地出让金。
成本结构不同
经济适用房因减免了工程报建中的部分费用,其成本略低于普通商品房。
限价房成本略高于经济适用房,因为其销售价格虽然受到政府限制,但开发商仍需支付土地出让金和其他相关费用。
租售政策不同
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购买后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
限价房在购买后5年可以上市交易,但需要支付一定的土地出让金。
购买条件和对象不同
经济适用房享受政府优惠,购买对象是特定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需要实行申请审批制度。
限价房面向买不起普通商品房的中低收入本地市民,购买条件和对象相对宽泛一些。
价格政策不同
经济适用房出售实行政府指导价,不得擅自提价出售。
限价房的销售价格在预售时向社会公布,价格由政府在土地招拍文件中确定。
产权属性不同
经济适用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自购买合同备案之日起,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
限价房购房人拥有完全产权,5年后可以上市交易,只需支付给政府一定比例的销售差价。
总结:
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都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设立的,但它们在获得土地的方式、成本结构、租售政策、购买条件和对象、价格政策以及产权属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经济适用房更注重社会保障性质,价格较低,购买条件严格;而限价房则是一种政府调控高房价的临时性举措,价格相对较高,购买条件相对宽松。购房者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