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的著作《孙子兵法·谋攻篇》。这句话的意思是:
上兵伐谋:
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这意味着通过智谋和策略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效果。
其次伐交:
其次是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当谋略无法奏效时,可以通过外交活动来瓦解敌人,联合盟友或离间敌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
其次伐兵:
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如果谋略和外交都无法达到目的,那么只能选择通过军事手段正面交锋。
其下攻城:
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这通常是在其他手段都失败后的最后选择,因为攻城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孙子强调以智取胜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谋略和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比单纯依靠武力更为高明。这种思想体现了孙子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即“不战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