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采购项目确立批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涉及编制和审批采购项目及资金预算。
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需将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预算列出,并报本级财政部门汇总。
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按预算确定的用途进行采购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改变资金用途。
采购需求确定与采购计划编制阶段
确定采购需求,并依据部门预算进行需求调查,确保采购需求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编制采购实施计划,包括合同订立安排、项目预(概)算、最高限价等内容。
采购方式选择与招标程序阶段
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
招标程序包括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定标等步骤。
采购合同形成与签订阶段
在招标结束后,根据评标结果确定中标人,并与之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交付时间、质量标准、验收程序等条款。
采购合同履行及管理阶段
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包括采购物资或服务的交付、验收、付款等。
采购人需妥善保存采购文件,以便后续审计和管理。
采购验收与评估阶段
对采购的物资或服务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合同要求。
进行采购效益评估,以评价采购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率。
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政府采购的完整流程,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