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机音乐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让耳机的各个频率和部件逐渐适应工作状态,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
预热阶段
目的:通过较为舒缓的音乐,让耳机的所有部件在小范围内震动,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音乐推荐:轻柔的人声音乐,如《梁祝》小提琴版、《十面埋伏》琵琶版等。
音量:正常音量的30%左右。
播放时长:10到12小时为宜。
正式煲机阶段
目的:通过中等音量的音乐,让耳机适应不同频率的震动,形成对各个频率的适应性记忆。
音乐推荐:
高频:Serenade No. 13 for strings in G major ('Eine kleine Nachtmusik'), K. 525- Allegro、莫扎特等。
中频:青藏高原、李娜、天堂、腾格尔、渡口、蔡琴、恰似你的温柔等。
低频:鼓诗、阎学敏、闲云孤鹤、刘星、重返大峡谷、沉睡大地、尘鼓、何训田的《Scorpions-Hurricane 2000》等。
音量:正常音量的60%至70%。
播放时长:48小时,每12小时休息10分钟左右。
保持阶段
目的:通过综合性的曲目,进一步巩固耳机的表现效果。
音乐推荐:加州旅馆、老鹰乐队的《The Mass》、神秘园等。
音量:50%左右的音量。
播放时长:14个小时左右。
建议
遵循阶段:按照上述三个阶段进行煲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音乐推荐,确保按照顺序和时间进行。
音量控制:注意控制音量,避免过大或过小,以免对耳机造成损害。
休息:在每个阶段之间,确保耳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播放。
多样化音乐:可以在每个阶段穿插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以全面测试耳机的适应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进行耳机的煲机,从而提升其音质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