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法院管辖权的最新规定主要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中。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重大涉外案件。
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管辖
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管辖
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管辖
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专属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管辖权异议
当事人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协议管辖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这些规定为民事案件的管辖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了司法程序的公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