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分包和劳务派遣是两种不同的劳务经济形式,它们在性质、合同关系、安全责任范围、法律适用、管理主体、合同标的、税收政策适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性质不同
劳务分包是一种分包模式,劳务企业(承包方)与劳务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承担工人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并与劳务发包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是工程分包的一种形式,主要涉及工程施工中的劳务部分。
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务用工形式,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劳务派遣的特点是劳动关系与用工关系相分离,即“用人不养人,养人不用人”。
相关方之间的合同关系不同
劳务分包中,劳动关系存在于劳务工人与劳务企业之间,劳务企业与劳务发包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劳务派遣中,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而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用工单位与劳务工人签订劳务协议,劳务派遣企业负责派遣期间工人的工资和社会保险。
承担安全责任范围不同
劳务分包中,劳务企业承担劳务工人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劳务发包方对劳务分包单位的员工基本上不承担责任。
劳务派遣中,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按《劳动合同法》都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适用不同
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劳务分包适用《合同法》,劳务分包是承包人内部劳务清包的一种形式,发包方对承包单位的员工不直接管理。
管理主体不同
劳务派遣中,派遣员工由实际用工单位直接管理,用工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直接适用于派遣用工。
劳务分包中,分包员工由承包方直接管理,发包方不得直接对其进行管理,发包方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并不当然适用于外包员工。
合同标的不同
劳务派遣的结算方式按照派遣员工的人数、工作时间、单价来确定,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
劳务分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分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
税收政策适用不同
劳务派遣可以全额按6%征税,也可以差额按5%;建筑劳务分包一般计税按9%,简易计税方法按3%。
劳务分包适用建筑服务的相关税率,具体税率根据企业类型和税收政策有所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
劳务派遣通常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
劳务分包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是施工总承包企业把其承包工程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承包人完成的活动。
总结:
劳务分包和劳务派遣虽然都是劳务经济的不同形式,但它们在性质、合同关系、安全责任、法律适用、管理主体、合同标的、税收政策适用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