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法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流程
绘制流程图以熟悉和达成一致意见。
流程试行以观察和记录流程时间,暴露流程限制或其他约束。
建立现时作业时间(完成一个循环的时间)和设定每天/班时间内的流程能力。
确定节拍
节拍时间: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生产一件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时间。
计算节拍时间:节拍时间 = 净工作时间(秒)/ 客户需求。
作业平衡
通过山积图等可视化工具分析流程中的每个步骤,判断生产线平衡并进行改善。
布局与作业序列
确定工作环境的布局形态,考虑安全性和动作经济性。
分析作业序列中的人工作业、机器作业和行走时间,消除或最小化等待时间。
标准作业指导书(SOP)
制作标准作业书和标准布局,确保作业序列和布局图的一致性。
维持管理
通过前5步的改善制定新的标准,并进行维持管理,确保这些标准在生产线得以运行。
此外,标准作业法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设定改善目标
明确改善的目标和预期成果,为整个流程设定清晰的方向。
作业观察
定期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确保每个任务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并收集反馈意见。
作业改善
归纳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提高生产效率。
作业标准化
制定详细的操作标准、质量标准、时间标准等,确保员工能够准确地执行。
培训与实施
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
持续改进
不断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标准化作业的持续改进。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标准作业法的完整框架,旨在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实现生产的精益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