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之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意图消灭东晋,统一全国。然而,东晋在宰相谢安的指挥下,以八万军力成功抵御了前秦的进攻。
谢安在得知前秦军队南下后,沉着冷静地组织抵抗。他任命弟弟谢石为大都督,统领八万北府兵迎击前秦军。前秦军队在苻坚的骄傲和错误判断下,被晋军在淝水东岸以少胜多,最终大败。苻坚在逃亡中受伤,到达洛阳时只剩10多万人。
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南侵,东晋则稳固了江南的统治,为后来的南北朝格局奠定了基础。此战也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