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不足
缺乏对“我是谁,为谁,依赖谁”问题的全面深刻认识,没有处理好潜在成绩与显绩的关系,重视领导关注、评价的成绩,而忽视打基础、利民生的潜在成绩。
宗旨意识淡化
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导致与群众慢慢拉开距离,出现脱离群众的问题。
联系基层不深入
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通过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工作作风漂浮
工作不够务实,强制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民生领域短板
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虽然重视改善民生,建立了民生项目,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很低,与大众期待有很大差距。
消除贫困工作认识不足
对消除贫困工作的长期性、困难性、复杂性、持续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理解消除贫困工作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要机会。
面对群众的时间少
深入基层和员工大众面对面的时间很少,不想去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只关心自己想知道什么,不关心群众的诉求。
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有差距
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的基层的角度来考虑,满足于做什么、能做什么,为基层工作主要是付钱,真正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服务意识和水平不高
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够热情,缺乏亲和力和耐心,让群众产生了隔阂和不满。
信息不透明
关于政策规定、公共服务设施的信息,应当及时、公开地向社会公众披露,但存在部门对有关信息保密甚至敷衍了事的情况。
整改措施建议:
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我是谁,为谁,依赖谁”的问题。
改进工作作风
倡导务实的工作作风,减少空谈,多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关心群众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强化联系基层
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情况,及时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
改善民生
加大投入,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民生领域的短板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消除贫困
深刻认识消除贫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困难者实现共同富裕。
提高信息透明度
加强信息公开和披露,确保群众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政策规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信息。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可以有效缩小服务群众方面的差距,提升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