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写作背景

时间:2025-03-10 02:42:22 手机游戏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 李商隐创作的一首经典抒情七言绝句,写作背景如下:

写作时间: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多种说法,但大致可以确定是在李商隐留滞巴蜀期间。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年)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这首诗可能是在此期间或稍后所作。

写作地点:

诗中的“巴山”指的是现在的四川省一带,而“长安”则是李商隐的故乡,位于北方。

写作动机:

李商隐在巴蜀期间,收到了来自北方亲友(可能是他的妻子)的来信,询问他的归期。由于秋雨连绵,交通中断,他无法确定何时能够回家,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内容:

诗中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孤寂。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诗人在巴山秋雨夜晚的孤独情景,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则设想了未来与妻子重逢时的欢乐场景,反衬出今夜的孤寂。

题目争议:

关于这首诗的题目,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将其题为《夜雨寄内》,认为诗是寄给妻子的。但有人考证认为,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在大中五年夏秋之交去世,而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因此这首诗更可能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综上所述,《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留滞巴蜀期间,因思念远在北方的妻子而创作的抒情短章。诗歌通过描绘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