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埋儿的故事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古代孝子故事,讲述的是晋代隆虑人郭巨(字文举)为了供养母亲,打算将三岁的儿子活埋,以节省粮食。在挖坑时,他们意外地挖出了一坛黄金,上面刻有“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的字样。夫妻二人因此得到了黄金,不仅解决了供养母亲的问题,还兼养了儿子,并且郭巨的孝名传遍了天下。
郭巨原本家境殷实,父亲去世后,他将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则独自供养母亲,对母亲极尽孝道。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又生了一个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将儿子埋掉,以节省粮食。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后,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这个故事虽然以喜剧方式结尾,但其中所体现的孝道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并且被后人列为“二十四孝”之一。然而,这个故事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郭巨的行为过于残忍,以牺牲儿子为代价的孝道并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