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字延清,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他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被誉为“唐律之龟鉴”和“诗家射雕手”。
宋之问自幼勤奋好学,20岁时考中进士,踏上了仕途。他曾在武则天称帝时期担任五品学士,负责教习宫人学习诗文。宋之问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在唐诗格律、音韵的研究及创作实践上,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作风格清新坦易,抒情真挚,畅美如画,代表作有《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
然而,宋之问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因依附于武后媚臣张易之,在中宗复位后被贬谪外地。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宋之问被赐死,享年56岁。
尽管宋之问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但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却备受争议。他因攀附权贵而备受批评,被指责没有文人风骨。总的来说,宋之问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未能保持自己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