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奉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典型的贪官污吏形象。他原本是南直隶仪征人,教门中人,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知县身份出场。汤奉的性格复杂,既有一定的执法意识,又无法抵御名利的诱惑。在处理案件时,他表现出了残忍和冷酷的一面,例如为了自己的升迁,不惜违背自己的信仰和良心,将回民老师父枷死,并将受害者问成“奸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之罪。
汤奉在任高要知县期间,每年搜刮巨额财富达八千两银子,其行为和决策充满了贪婪和蛮横。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清廉,对朝廷的禁宰耕牛令执行极为严格,不问原因,将偷鸡贼脸上写字枷示,对送牛肉贿赂的回民老师父,不问缘由将其枷死,还把受害者问成“奸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之罪,引起群众极大愤慨,最终鸣锣罢市。
汤奉的形象揭示了当时吏治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他的行为虽然是表面上看似清廉,但实际上却是利用职权进行大规模的财富积累,其行为和决策充满了贪婪和蛮横。
综上所述,汤奉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典型的贪官污吏形象,他的行为和性格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