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和“窜改”都是动词,都表示对某些既成的事物作错误的改动,但它们在 含义、感情色彩、对象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感情色彩
篡改:含有较深的贬义,指用假的或错的东西去代替正确的东西,通常用于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等,强调的是用伪的手段进行改动或曲解。
窜改:贬义程度较轻,指错误改动,多用于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具体的书面材料,强调的是对原文的随意改动。
对象
篡改:对象一般是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学说、政策、指示等比较重大而抽象的事物。
窜改: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包括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
侧重点
篡改:侧重于用假的或错的东西去取代真实的内容,具有更强的欺骗性和恶意性。
窜改:侧重于对原文的随意改动,可能并不具有恶意,但仍然是错误的。
示例
篡改:
“他们企图篡改历史,以掩盖真相。”(指对历史的恶意改动)
窜改:
“文章中的几处关键性话语被人窜改了。”(指对文章内容的随意改动)
结论
“篡改”和“窜改”虽然都表示改动,但“篡改”具有更强的贬义,通常用于对历史、理论等严肃内容的恶意改动,而“窜改”则多用于对具体书面材料的随意改动。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词语,以准确表达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