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棒子”是一个具有贬义和歧视色彩的词语,其来历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背景有关:
朝鲜贡使团的杂役
明清时期,朝鲜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定期派使团到中国朝拜和进贡。这些使团中除了官员和随从外,还有大量的杂役,这些杂役被称为“棒子”。
“棒子”原为朝鲜人对私生子的称呼,由于这些人地位低下,只能在使团中充当杂役,因此这一称呼也传入了中国。
日本侵华时期的朝鲜警察
二战时期,日本为了强化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从朝鲜半岛迁来大量朝鲜人,并将他们招募为警察。这些朝鲜警察由于不被信任,只能使用“棒子”作为武器,因此被称为“棒子”。
乾隆皇帝与朝鲜国王的误会
传说乾隆皇帝曾误将朝鲜国王称赞的净手水当作汤,并说朝鲜国王“真棒槌啊”,从此朝鲜人便被称为“棒子”。
朝鲜人参的别称
朝鲜盛产人参,人参在中国东北地区有一个别名叫棒槌(棒子),因此,有时也用“高丽棒子”来代指韩国(南朝鲜)人。
反韩情绪与历史遗留
由于历史原因和后来的反韩情绪,“高丽棒子”这一称呼逐渐演变成对韩国人的贬称,并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广泛流传。
总的来说,“高丽棒子”这一称呼是带有贬义和歧视色彩的,它源于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在使用时,应尊重他人,避免使用带有歧视和侮辱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