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弗里特弹药量是指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在特定战役中不计成本地投入的庞大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以强力压制和毁灭性地打击敌方,旨在迅速高效地歼灭敌有生力量,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
具体到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实例,有以下几个:
1951年8月18日对983高地的攻击
美第2师长拉夫纳少将以师的全部火力(中、轻炮7个营共126门和中、重迫击炮72门)一齐开始攻击983高地。
由于下雨中止了空军支援,但炮击仍然非常激烈,9天内消耗的炮弹约有36万发,平均每门炮每天约320发。
1952年上甘岭战役
范佛里特在43天内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其中第一天就达到了30万发。
美军在反击作战中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五倍以上。
铁原阻击战
范佛里特在短短几小时内向志愿军189师阵地投放了4500吨炮弹,远超正常攻势所需的1000吨。
这些实例表明,范弗里特弹药量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战术思想和不计成本的决心。这种战术在朝鲜战争中多次被使用,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炮击和轰炸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伤亡,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