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起源于 1969年,其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互通而设立的一个试验性网络,最初连接了四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使用。
1969年,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通过ARPANET协议连接起来,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这个网络最初主要用于军事连接,但随后逐渐开放给更广泛的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使用。
随后,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因特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扩展,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通信和资源共享平台。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进一步推动了因特网的应用和普及。
总结起来,因特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9年,由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项目,该项目最初是为了支持军事通信和计算机联网实验,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