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具体信息如下:
节日名称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日期
该节日固定在农历的三月初三。
历史沿革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传统习俗
祓禊:人们到水边沐浴,以去灾祈福。
祭祀高禖: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祈求生育。
曲水流觞: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并有赋诗和饮酒的习俗。
射雁司蚕:进行弋射活动,射中野雁后索丝取雁,南方劳动妇女开始育蚕。
郊外游春: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被称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互赠香草:古人认为香草有驱邪之功,于身体大有裨益。
民族与地区
三月三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壮族、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壮族,三月三不仅是踏青歌节,还是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现代活动
在一些地区,三月三还有逛庙会、祭祀抗敌将领巴蔓子等习俗。
综上所述,三月三(上巳节)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习俗包括水边沐浴、祭祀、曲水流觞、射雁司蚕、郊外游春等。